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,可能存在安全风险,建议升级浏览器,或者用以下浏览器浏览
3月31日,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国家标准《住宅项目规范》(简称“规范”),要求新建住宅建筑层高不低于3米,4层及以上住宅设置电梯;提高了墙体和楼板隔声性能;提高了户门、卫生间门的通行净宽;提高了阳台等临空处栏杆高度……规范将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。
此次规范出台是住宅技术标准的迭代升级,是住宅项目的“底线要求”。与此同时,还令人关注的是,新版规范实施后,在提升居住品质的同时,是否会增加建安成本,是否会引起房价上涨?
事实上,此前2019年-2022年,住建部曾先后三次发布《住宅项目规范》(征求意见稿),历经多年修改才得以正式发布。仅以住宅层高“长个”为例,背后存在成本、容积率与居住品质的博弈。
根据最新规范,住宅层高由现行版本规定的宜为2.8米提升至不低于3.0米,卧室/起居室净高由不低于2.4米提升至不低于2.6米。新规范的层高标准比过去增加了20厘米。而且,不再采用“宜”这种建议性字眼,而是采用“应”体现了强制性的约束。
对房企来说,“层高提升让房企有了更大的创新空间,推动项目品质和市场竞争力提升。但住宅层高标准提升后,建筑成本也会随之增加,对房企资金实力和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”中指研究院指数研究部总经理曹晶晶这样表示。
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也表示,新版规范提到的层高提高到3米、提高隔声指标和隔声性能等,确实可能会增加建筑成本。但是,随着智能建造水平提高,造楼机、机器人、装配式技术的应用,也能够减少成本,不能单纯从层高提高等就说未来房价一定会提高。另一方面,新项目的品质提高了,其价格比同区域房源价格略高也是正常。
那么,新版规范出台会对房地产市场产生怎样的影响?李宇嘉认为,从2023年开始,大多数刚需开始转向二手住房和租赁居住,新房市场开始主要面向改善型住房需求,从而向配套完善、品质优越、服务良好、功能先进的“好房子”靠拢。很多改善型产品,特别是一些低密度的项目,已经开始试行3米层高,并且在隔声、DG视讯·(中国区)官方网站降噪、安全等方面加大投入。DG视讯·(中国区)官方网站
“根据我们调研,现在市场上新房的购买人群主要是改善型需求,他们对居住品质、配套等要求提升了,也就是住房消费升级,愿意为高品质支付更高的价格。”李宇嘉认为,DG视讯·(中国区)官方网站新规范的导向就是让居住消费体验和福利更好,只要在层高、隔声、降噪、安全等方面投入是切实为购房者考虑,一定程度上提高价格,也是能够被接受的。
需要注意的是,“新规范是底线指标,将住房建筑标准拔高了,对所有买新房的人群都是利好。而市场上已经面世的改善型住房,开发商竞争内卷的是上限指标以及高限指标,已经超越了底线指标,所以影响并不是很大。”李宇嘉说,住宅国标的出台对存量在售项目的冲击有限。
声明: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,除焦点官方账号外,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焦点立场。
【北京成交日报】06月21日新房成交344套、二手房205套;涨价房源68套
根据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数据显示,2025年06月21日北京新建商品房成交344套,较昨日增加29套,环比上涨9.2%
【北京成交日报】06月20日新房成交315套、二手房792套;涨价房源77套
根据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数据显示,2025年06月20日北京新建商品房成交315套,较昨日减少122套,环比下降27.9%
在这个豪宅标签被过度消费的时代,香山樾的意义早已超越单个项目它不仅是中国隐奢豪宅的价值标杆,更在行业层面完成了一次重要的认知:真正的豪宅,从来不是钢筋水泥的物理叠加,而是土地基因、建筑美学、服务哲学与
另外房企国进民退的趋势还在加剧,国企是要垄断市场吗?还有人说,房地产不会亏哒,因为现在的房企都是国企,国家能让自己的亲儿子亏本?01-房企国进民退不是趋势,而是一场蓄谋已久的局这一系列操作,让国企在土地市场开
【北京成交日报】06月19日新房成交437套、二手房747套;涨价房源75套
根据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数据显示,2025年06月19日北京新建商品房成交437套,较昨日减少39套,环比下降8.2%